紅嶺、軍營及紅田七隊三個探礦權面積共60.48平方公里,百分之百為本公司所有。
探礦區位于一個距著名的石碌鐵礦帶僅20公里的平行構造帶,大地構造上屬華南褶五指山褶皺帶西北,軍營斷陷北東段。區內出露地層為前泥盆系,上段為淺海和硅質—碳酸鹽建造,以硅質二透巖、白云巖為主賦存鐵礦透鏡體(紅嶺鐵礦)和平原村銅礦;下段為淺海相碎屑巖復理式建造。石炭系軍營群,為淺海相火山碎屑建造,由變粉砂巖,泥頁巖和千枚巖組成,夾透閃石、陽起石巖,中下部賦存鐵礦體(軍營鐵、鈷礦),呈似層狀、透鏡狀產出。鐵礦含礦層厚15—70m,約6—7層礦,單層礦厚度可達5m以上,出露50—170m,傾向延深可達200m。鐵品位一般50.5-59.5%。鈷礦產于鐵礦頂、底板30m內的圍巖破碎帶中,呈脈狀,長達170m,厚可達6m以上,品位一般鈷0.082-0.145%。探礦區內廣泛分布鐵、鈷礦體及礦化,局部銅品位高。其層位巖性、構造、礦體產狀、鐵-鈷共生及局部含銅等特征,均和臨區的著名高品位、大型石碌鐵礦有對比性,是尋找大型富鐵礦最有遠景的地區。